兩會聚焦信息安全 自主核心技術備受關注
2015年03月04日 14:26
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網絡應用迅速普及,人們一邊享受著信息的高效便捷,一邊為信息安全隱患憂心忡忡?!熬W絡不安全,國家就不安寧”,去年兩會期間,網絡信息安全首次在兩會報告中出現(xiàn),很多代表們紛紛就安全話題進行了提案。今年,網絡安全依舊是兩會熱詞。誠然,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而以360QVM引擎為代表的國產殺毒引擎也因此備受青睞。
如果把殺毒軟件比作一輛汽車的話,那殺毒引擎就是這輛汽車的發(fā)動機。一款殺毒軟件是否優(yōu)秀,殺毒引擎的質量是關鍵。長久以來,殺毒引擎核心技術掌握在德國、俄羅斯、美國等少數(shù)國家,比較知名的殺毒引擎包括俄羅斯的Dr.web、Kaspersky,美國的McAfee、德國的AntiVir,以及羅馬尼亞的BitDefender等。
發(fā)展至今,殺毒引擎經歷了特征碼引擎、啟發(fā)式引擎和人工智能引擎三個階段,以McAfee為代表的特征碼引擎被稱為第一代引擎,特征碼是病毒分析工程師從病毒程序中找到和正規(guī)軟件的不同之處,截取一段類似于搜索關鍵詞的程序代碼。這一代引擎依賴于特征碼匹配,殺毒引擎是槍,特征碼是子彈,子彈越多,能殺的病毒就越多。早期的殺毒引擎都是特征碼殺毒引擎。
區(qū)別于第一代特征碼引擎完全依賴于已知的特征庫,第二代啟發(fā)式殺毒引擎可以部分智能的查殺未知的木馬病毒,但仍舊要和特征碼引擎配合使用,并且仍然需要人工分析。但網絡安全事件頻發(fā)的今天,木馬病毒數(shù)量急劇增加,依賴于人工截取已知特征碼的前兩代引擎效率有限,已無法及時獲取并處理所有樣本,再加上特征庫帶來的資源占用過大的問題廣被詬病,亟需新的引擎技術出現(xiàn)。
進入21世紀,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殺毒引擎有所發(fā)展,但依然難敵歐美列強。直到2010年,360QVM人工智能引擎橫空出世,將國內自主研發(fā)殺毒引擎帶入第三紀元。QVM引擎將搜索引擎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應用于反病毒領域,通過“自學習、自進化”的方式達到防范能力更專業(yè)程度。并且,無需頻繁升級特征庫就能免疫90%以上的加殼和變種病毒,從根本上攻克了前兩代引擎“不升級病毒庫就殺不了新病毒”的技術難題,在全球范圍內屬于首創(chuàng)。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引擎還能通過對海量病毒樣本的分析掌握病毒變化規(guī)律,由QVM自動訓練識別病毒樣本和正常文件,使得殺毒軟件產品變得像“病毒分析師”一樣聰明,能夠主動識別發(fā)現(xiàn)新的未知病毒,病毒檢出率卻遠遠超過了第一、二代引擎的總和,而且查殺速度比傳統(tǒng)引擎至少快一倍。
自主核心已長成
早在2008年,360安全研究院即已秘密組織了一批海內外頂級技術專家潛心研發(fā)人工智能引擎。當360公司于2010年宣布推出QVM人工智能引擎的時候,安全技術圈一片嘩然,彼時,“人工智能”尚無統(tǒng)一概念。360推出的QVM人工智能,是要讓電腦具備人類的學習能力,自己來發(fā)現(xiàn)和學習病毒的變化規(guī)律。
如果把引擎技術比作武術,第一代殺毒引擎是見招拆招,只能殺認識的病毒,第二代引擎是有了變招,但還是離不開基本的套路。360的人工智能引擎則是‘悟’到了病毒的規(guī)律,相當于打通了任督二脈,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如果人工智能實現(xiàn),無疑將給整個安全界帶來巨大的變革,但卻被很多人視為“異想天開”。
但經過不斷自學習、自進化和完善,QVM用自身實力粉碎了所有質疑,在安全防護、性能、可用性方面全部躋身世界第一陣營。360QVM殺毒引擎的成功意味著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殺毒引擎已經完全有能力與國外殺毒引擎抗衡,為安全軟件的完全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我國的殺毒核心技術不再受制于人,成為又一個掌握殺毒核心技術的國家。
QVM引擎廣受市場好評,相繼斬獲三大權威機構認證。在2014年年底首次參加世界權威安全評測機構AV-TEST的測評,全球共28款知名殺軟參賽。以完全自主引擎參賽的360QVM首次參賽其評測成績已經與賽門鐵克、McAfee達到相同水準,取得中國自主殺毒引擎在國際評測中的最好成績,徹底扭轉了過去殺毒軟件在國際評測中的二流形象。
另外在最新VB100年度評測中,360QVM以100%的病毒檢測率、0誤殺的優(yōu)異成績斬獲VB100認證。而在AV-C在年度動態(tài)保護測試中,360也以全年平均99.5%的病毒攔截率摘得銅獎,成為 AV-C年度測試中唯一獲獎的國產安全軟件。四年磨一劍,QVM引擎終于獲得了頂級安全軟件評測機構的認可,躋身世界一流。
國內廠商將擔重任
360在殺毒引擎核心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成績,也給百度、騰訊等互聯(lián)網巨頭以啟示和鼓勵,也讓國內安全廠商在國際上挺直腰板,一洗過去“核心技術只能靠外人”之恥。這些有實力、有責任心的大企業(yè)相繼在安全領域投入,或將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安全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使我國的殺毒軟件可以有一顆真正的“中國心”,給殺毒市場帶來一場大洗牌。
以往,殺毒引擎一直是小紅傘、卡巴斯基等國外引擎的天下,不少核心技術掌握在東歐俄羅斯、羅馬尼亞等國技術人員的手中,我國的殺毒軟件廠商不得不免費“為他人作嫁衣裳”。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的金山、江民、瑞星等殺軟廠商都曾研發(fā)過自己的殺毒引擎,但遺憾的是深陷野蠻擴張的競爭之局,鮮有成功者。
“棱鏡門”事件爆發(fā)后,我國的安全建設被提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高度,“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成為共識。而近期硬盤間諜軟件事件和SIM卡入侵事件再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網絡安全上,涉及信息安全的相關自主可控已經勢在必行,政府采購向國產產品傾斜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信息安全領域,國產化替代的呼聲更高。
2014年8月份,中央政府采購網上公布的最新殺毒軟件類產品名單,360等5大國產品牌在列,國際知名的賽門特克、卡巴斯基被排除在外。有業(yè)內專家就表示,此舉將使政府采購國產化的政策真正落地,也給了國產引擎和國外技術一個掰手腕的機會,一改昔日拿國外內核、自己加外殼的簡單OEM模式,推出自主研發(fā)的殺毒引擎加入“國產化”隊伍。
此前曾經有一種顧慮是認為國外安全軟件企業(yè)進入市場比較早,在技術與產品上有先發(fā)優(yōu)勢,但是隨著近年來本土安全廠商的崛起,這樣的顧慮正在逐步削減。360QVM等自主引擎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崛起,意味著中國自主安全技術邁入殿堂。
如果把殺毒軟件比作一輛汽車的話,那殺毒引擎就是這輛汽車的發(fā)動機。一款殺毒軟件是否優(yōu)秀,殺毒引擎的質量是關鍵。長久以來,殺毒引擎核心技術掌握在德國、俄羅斯、美國等少數(shù)國家,比較知名的殺毒引擎包括俄羅斯的Dr.web、Kaspersky,美國的McAfee、德國的AntiVir,以及羅馬尼亞的BitDefender等。
發(fā)展至今,殺毒引擎經歷了特征碼引擎、啟發(fā)式引擎和人工智能引擎三個階段,以McAfee為代表的特征碼引擎被稱為第一代引擎,特征碼是病毒分析工程師從病毒程序中找到和正規(guī)軟件的不同之處,截取一段類似于搜索關鍵詞的程序代碼。這一代引擎依賴于特征碼匹配,殺毒引擎是槍,特征碼是子彈,子彈越多,能殺的病毒就越多。早期的殺毒引擎都是特征碼殺毒引擎。
區(qū)別于第一代特征碼引擎完全依賴于已知的特征庫,第二代啟發(fā)式殺毒引擎可以部分智能的查殺未知的木馬病毒,但仍舊要和特征碼引擎配合使用,并且仍然需要人工分析。但網絡安全事件頻發(fā)的今天,木馬病毒數(shù)量急劇增加,依賴于人工截取已知特征碼的前兩代引擎效率有限,已無法及時獲取并處理所有樣本,再加上特征庫帶來的資源占用過大的問題廣被詬病,亟需新的引擎技術出現(xiàn)。
進入21世紀,中國自主研發(fā)的殺毒引擎有所發(fā)展,但依然難敵歐美列強。直到2010年,360QVM人工智能引擎橫空出世,將國內自主研發(fā)殺毒引擎帶入第三紀元。QVM引擎將搜索引擎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應用于反病毒領域,通過“自學習、自進化”的方式達到防范能力更專業(yè)程度。并且,無需頻繁升級特征庫就能免疫90%以上的加殼和變種病毒,從根本上攻克了前兩代引擎“不升級病毒庫就殺不了新病毒”的技術難題,在全球范圍內屬于首創(chuàng)。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引擎還能通過對海量病毒樣本的分析掌握病毒變化規(guī)律,由QVM自動訓練識別病毒樣本和正常文件,使得殺毒軟件產品變得像“病毒分析師”一樣聰明,能夠主動識別發(fā)現(xiàn)新的未知病毒,病毒檢出率卻遠遠超過了第一、二代引擎的總和,而且查殺速度比傳統(tǒng)引擎至少快一倍。
自主核心已長成
早在2008年,360安全研究院即已秘密組織了一批海內外頂級技術專家潛心研發(fā)人工智能引擎。當360公司于2010年宣布推出QVM人工智能引擎的時候,安全技術圈一片嘩然,彼時,“人工智能”尚無統(tǒng)一概念。360推出的QVM人工智能,是要讓電腦具備人類的學習能力,自己來發(fā)現(xiàn)和學習病毒的變化規(guī)律。
如果把引擎技術比作武術,第一代殺毒引擎是見招拆招,只能殺認識的病毒,第二代引擎是有了變招,但還是離不開基本的套路。360的人工智能引擎則是‘悟’到了病毒的規(guī)律,相當于打通了任督二脈,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如果人工智能實現(xiàn),無疑將給整個安全界帶來巨大的變革,但卻被很多人視為“異想天開”。
但經過不斷自學習、自進化和完善,QVM用自身實力粉碎了所有質疑,在安全防護、性能、可用性方面全部躋身世界第一陣營。360QVM殺毒引擎的成功意味著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殺毒引擎已經完全有能力與國外殺毒引擎抗衡,為安全軟件的完全自主可控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我國的殺毒核心技術不再受制于人,成為又一個掌握殺毒核心技術的國家。
QVM引擎廣受市場好評,相繼斬獲三大權威機構認證。在2014年年底首次參加世界權威安全評測機構AV-TEST的測評,全球共28款知名殺軟參賽。以完全自主引擎參賽的360QVM首次參賽其評測成績已經與賽門鐵克、McAfee達到相同水準,取得中國自主殺毒引擎在國際評測中的最好成績,徹底扭轉了過去殺毒軟件在國際評測中的二流形象。
另外在最新VB100年度評測中,360QVM以100%的病毒檢測率、0誤殺的優(yōu)異成績斬獲VB100認證。而在AV-C在年度動態(tài)保護測試中,360也以全年平均99.5%的病毒攔截率摘得銅獎,成為 AV-C年度測試中唯一獲獎的國產安全軟件。四年磨一劍,QVM引擎終于獲得了頂級安全軟件評測機構的認可,躋身世界一流。
國內廠商將擔重任
360在殺毒引擎核心技術領域所取得的成績,也給百度、騰訊等互聯(lián)網巨頭以啟示和鼓勵,也讓國內安全廠商在國際上挺直腰板,一洗過去“核心技術只能靠外人”之恥。這些有實力、有責任心的大企業(yè)相繼在安全領域投入,或將成為中國互聯(lián)網安全技術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使我國的殺毒軟件可以有一顆真正的“中國心”,給殺毒市場帶來一場大洗牌。
以往,殺毒引擎一直是小紅傘、卡巴斯基等國外引擎的天下,不少核心技術掌握在東歐俄羅斯、羅馬尼亞等國技術人員的手中,我國的殺毒軟件廠商不得不免費“為他人作嫁衣裳”。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的金山、江民、瑞星等殺軟廠商都曾研發(fā)過自己的殺毒引擎,但遺憾的是深陷野蠻擴張的競爭之局,鮮有成功者。
“棱鏡門”事件爆發(fā)后,我國的安全建設被提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高度,“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成為共識。而近期硬盤間諜軟件事件和SIM卡入侵事件再次將人們的視線拉回網絡安全上,涉及信息安全的相關自主可控已經勢在必行,政府采購向國產產品傾斜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在信息安全領域,國產化替代的呼聲更高。
2014年8月份,中央政府采購網上公布的最新殺毒軟件類產品名單,360等5大國產品牌在列,國際知名的賽門特克、卡巴斯基被排除在外。有業(yè)內專家就表示,此舉將使政府采購國產化的政策真正落地,也給了國產引擎和國外技術一個掰手腕的機會,一改昔日拿國外內核、自己加外殼的簡單OEM模式,推出自主研發(fā)的殺毒引擎加入“國產化”隊伍。
此前曾經有一種顧慮是認為國外安全軟件企業(yè)進入市場比較早,在技術與產品上有先發(fā)優(yōu)勢,但是隨著近年來本土安全廠商的崛起,這樣的顧慮正在逐步削減。360QVM等自主引擎在核心技術領域的崛起,意味著中國自主安全技術邁入殿堂。